【广东电视台】推动广东医改向纵深发展 为“健康中国”贡献“广东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以改革创新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活力,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阶段性跨越。未来,广东将持续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多的“广东方案”。
林德池是阳江市阳西县的一名村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他发现了阳西县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并通过县域医共体上报,及时控制住了疫情发展。

阳江市阳西县卫生站医生 林德池:
我一量体温38.8℃
当时我就问他去过哪里
他说去过(湖北)荆州
当时我就马上把他隔离在原地(卫生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阳西县域医共体将原本2到3个月进行一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培训增加到每个月1到2次,同时增加医共体内上下联动,进一步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

织篢镇中心卫生院(阳西总医院织篢分院)副院长 欧志雄:
医共体的建设在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为最起码要把全县人力资源给统筹起来
防控物资也给统筹起来
哪里需要
哪里急就用到哪里去
除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县域医共体还推动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将预防做到前头。茂名化州的李先生今年初在化州医共体的免费体检筛查中发现了肺部结节,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指导下,他在化州医共体医院顺利完成胸腔镜微创手术,正逐渐康复。

患者 李先生:
就是很早期(的肿瘤)
我这个算比较幸运了
一开始发现的时候
感觉整个天都塌了
我才40来岁
然后家里小孩又小
等于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很感谢医院有个筛查的项目
记者 刘雅莹:
这里就是化州市医共体总医院的信息化中心
我身后的大屏幕显示的就是
今年化州市进行10万人群的健康筛查之后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据
目前,化州已建成县域医共体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肿瘤等疾病的“医防协同”体系。
茂名化州市人民医院院长 张晟:
我们诊(断)出来的肝癌患者
就通过远程诊疗的方式
联合我们南方医院
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治疗
包括远程会诊等等
给患者制定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
这样第一把老百姓都留在县域内进行治疗
第二让从乙肝到肝硬化到肝癌
整个的发病率全部降下来
截至今年5月,化州通过县域医共体已对10万人进行乙肝免费筛查,并对2万多例肝病患者实施分层管理,使化州乙肝发展成肝癌的概率从2.90%下降至0.25%,肝硬化转化成肝癌患者的概率从5.5%下降至2.96%。

除了通过县域“医共体”夯实基层医疗,广东医改还致力于“建高地”,从2018年起,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分批支持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并实施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紧密型帮扶项目,实现全省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同时支持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和精准医学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建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肖海鹏:
首先它(医学中心)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心
是疑难危急重症病的诊治中心
(医学)领军人才培养中心
国际交流的合作中心
它(还)应该是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中心
我们所有的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要靠这些推动
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创新中心
创新也将是未来广东医改的关键词,今年,广东将通过创新机制和做法,持续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系教授 黄奕祥:
我们广东省有很多的创新
包括组团式紧密性的帮扶
那(未来)我们需要把机制给固化下来
形成基层带不走的一批专家
能够服务当地的百姓
希望我们各级政府
多关注高水平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让它真正服务国家战略
广东战略和地方战略
文/广东电视台·记者:刘雅莹
报道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ca27a9e3db559105c600ac06354fa488?shareId=TKYVBRNB
报道时间:2022-08-26